本文目录
一、雷霆当年为什么留下伊巴卡,反将哈登交易走
对于雷霆队来说,2012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那一年,天赋异禀的雷霆四大将带领球队杀入总决赛,并创造了队史纪录。对于当时的杜兰特、威少、哈登、伊巴卡四人而言,用一句未来可期形容毫不为过,可到了续约的时候,雷霆的选择是留下伊巴卡,交易哈登。随后哈登在火箭队大放异彩,很多人替雷霆惋惜,我认为雷霆当年留下伊巴卡,反将哈登交易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哈登当时是球队的最佳第六人。在职业生涯的第三年,他迎来了新的突破。那个赛季,哈登交出16.8分4.1篮板3.8助攻的优秀成绩,有这样的进步,雷霆当然高兴,不过相比球队的发展,雷霆更希望球员带来好的收益,因为不知道哈登的优秀表现是短期的还是长久的,为了利益最大化,雷霆决定在哈登数据上升的时候将他交易,典型的稳赚不赔。
第二、伊巴卡是球队的首发大前锋,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防守端。当时的伊巴卡场均可以得到9.1分和7.5个篮板,投篮命中率为53.5%。更疯狂的是,伊巴卡场均可以送出3.7次盖帽,妥妥的一个盖帽王。雷霆可不忍心将这样的宝贝交易掉,所以留下了伊巴卡。
第三、虽然雷霆四大将个个天赋异禀,但作为一个小球队,雷霆没有能力同时跟四个人一起签约,所以就要有所取舍。杜兰特是2007年选秀的,威少是2008年选秀的,两位巨星都早早拿到了续约合同。所以在2012年夏天,当哈登要求续约时,雷霆只能在他和伊巴卡之间做出选择。综合考虑下,雷霆更愿意支持伊巴卡,毕竟当时的伊巴卡数据上不输哈登,而且发挥更稳定。
二、当年雷霆为什么交易哈登是薪金空间不足吗
1、雷霆当年为何要放走詹姆斯哈登?
因为当年的雷霆薪资状况不允许他们给予哈登一个顶薪合同,不得已才将他交易出去。
2、因为当年的雷霆薪资状况不允许他们给予哈登一个顶薪合同,不得已才将他交易出去。
3、詹姆斯哈登是联盟一位非常出色的得分手,他的出现也让整个联赛的格局发生了改变。在他刚刚进入联赛的时候,并没有打出现中心统治级别的表现,在一支球队当中所担任的角色更多是最佳第6人。尤其是当年他在雷霆和凯文杜兰特以及威少组成的三巨头。虽然现在看来这三个运动员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明星级别,但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年轻的不能再年轻的阵容。
4、当年的雷霆队,他们在赛季的表现可谓是非常不错,只不过他们却依然要决定交易战不哈登,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薪资条件来续约这样子哈登。名义上是最佳第6人的詹姆斯哈登,但是在外界被体育媒体以及球迷朋友们被称之为全明星,所以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价正在不断上涨,如果那个赛季结束之后他必然会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和联赛以及联盟谈条件。
5、但是雷霆也不愿意给予哈登一份顶薪合同,当时球队当中表现更为出色的还有凯文杜兰特和威少。相比较哈登来说杜兰特以及威少的情况要更加稳定一些。所以在取舍问题上面他们不得已,最终只能够将詹姆斯哈登交易出去。然而没想到被交易出去的詹姆斯哈登来到了休斯顿火箭这支年轻的球队。休斯顿火箭队,此时在姚明后时代里面非常缺少一位当家球星,而他的到来也让这支球队正式踏上了总冠军之旅。
6、接下来的几年当中,詹姆斯哈登稳坐休斯顿火箭队的核心位置,并且管理层面也一直都在帮助哈登建造属于他自己的明星阵容。哈登也不负所望,帮助球队连续多年闯入到了季后赛当中,虽然没能够争夺到一个总冠军,但是所有休斯顿火箭队的球迷朋友们都无比信任和喜爱詹姆斯哈登。
7、相信当年的雷霆队,在看到哈登到火箭的明星表现,自然会觉得非常意外和后悔。以至于后面凯文杜兰特和威斯布鲁克全部相继出走。导致雷霆这支球队正式的从一只争冠球队的名单当中退了出来。现如今他们也将全新的赌注压在了亚历山大等新秀球员的身上,希望可以看到雷霆的发展。
三、揭秘哈登当年为何被雷霆交易原因是什么 曝哈登催火箭
最近杜兰特、威少和哈登代表各自球队疯狂刷数据,雷霆管理层也不幸中枪,成为日常被吐槽的对象。虽然此事颇有马后炮的嫌疑,但大家的遐想并非毫无道理——雷霆本有机会长期拥有联盟前5巨星之3的。5年前究竟有哪些因素促使他们动了交易哈登的心思?媒体又是如何评价的?很多细节由于时间关系已经被逐渐遗忘,现在是时候捡起来再看一看了。
首先来看看雷霆2011-12赛季的工资薄。他们在缩水赛季打进总决赛,但支出方面并不昂贵。除了杜兰特入行已逾4年,开始领第2份合同的顶薪之外,薪水排行第2的是712万的帕金斯。这位苦瓜脸大中锋是2011年交易截止日从绿军换来的,当时业界对此运作的评价颇高,甚至认为能让雷霆一举跻身夺冠行列。
原因在于,雷霆的竞争对手马刺、湖人、开拓者等队,不乏邓肯、大加、阿德这样的背身高手,防低位的需求要大于防挡拆。此外伊巴卡已经崭露头角,位置相同的杰夫-格林缺乏留队价值。换句话说,雷霆通过一笔交易就解决中锋和大前锋两个位置的难题。但疑问手在于,他们很快给了帕金斯一份4年3,600万的合同,一直续到2014-15赛季。
为什么是疑问手?要知道当时的工资帽还不到6,000万,像900万年薪已经是不可忽视的大手笔了。更何况帕金斯在2010年总决赛右膝盖受过很严重的伤病——人们只记得他因此缺席抢七大战影响了总决赛走势,却没注意到对其剩余的职业生涯有多少影响。帕金斯巅峰时是颇为高效的空切高手,在受伤前的篮下命中率高达67.6%。
比如ESPN的霍林格在前瞻里看好雷霆领跑缩水赛季时,就提到了这样一句话:“帕金斯前一年在和膝盖伤病做斗争,这一回应该会贡献更多。”但从事后的观点看,伤病对帕金斯的爆发力影响可能是永久性的。他受伤后的篮下命中率下滑至60.1%,如今32岁却已经消失在NBA。
而在2012年1月,雷霆又顺理成章为威少奉上顶薪续约。在总决赛不敌热火之后,ESPN的几名专家已经开始在专栏里探讨雷霆的薪资问题了。哈勃斯特在《5问雷霆》的最后一段里,就说到该不该考虑特赦帕金斯。他提出的观点就是,如果雷霆同时续约伊巴卡和哈登,必将超出奢侈税上限,而特赦后的工资是不必计入帽中的。
文章还提到,雷霆中锋位置的深度足以应付帕金斯的离开。伊巴卡和科里森都能接管这个位置,杜兰特也能不时摇摆到大前锋。“全联盟正掀起小球风潮,这无论如何都会是自然进程。”杜利特尔则给大家算了笔账:按照市场价值,哈登得用1,400万留下,伊巴卡是1,200万,另外组织作用不俗的梅纳还得花500万。
这时候雷霆的支出将达到8,500万,加上缴纳的奢侈税则是9,800万,这还没考虑随着年份增多的重复罚款。当时他给的建议包括:用1,200万续约哈登——这个提案似乎和后来哈登的回忆不谋而合。杜利特尔把哈登形容为雷霆的吉诺比利,“虽然总决赛打得不好,但必须先把他留下再考虑别的。”
如果必须在哈登和伊巴卡之间二选一呢?杜利特尔的观点仍是哈登必须留,此举最后会演变成帕金斯和伊巴卡二选一。“帕金斯是真正的中锋,很难在NBA找到。虽然伊巴卡的盖帽数据惊人,帕金斯却是更好的低位防守者。但要做决定并不容易,伊巴卡的机动性更适合打小球。他能投中距离并为杜威二少拉开空间,弱侧协防的威胁巨大。”
看到没?虽然哈勃斯特和杜利特尔都注意到了雷霆的薪资问题,但在对篮球的理解上却产生了分歧。哈勃斯特认为小球势在必行,杜利特尔却因“低位防守”的重要性,把帕金斯和伊巴卡放在了同等的位置。换句话说,如果雷霆不是处在这种联盟球风转型的过渡期,比如换成更注重小球的今天,会不会做相同的决定?
另外2012年夏天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即霍华德转投湖人组队F4。魔兽后来由于伤病的关系表现不如预期,紫金军也因此沦为笑柄一般的存在。但从媒体到球迷,要说在夏天就不看好湖人的又是极少数。雷霆没动过特赦帕金斯的念头,是不是也存在把湖人当成西区假想敌的因素?
答案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哈登当年名义上是第六人,但业界普遍是把他当成明星来看待的。霍林格在夏季前瞻里说他“三分命中率39.0%,造罚球比重将近一半,不仅真实命中率惊为天人,也很适合在杜威二少身边打无球。”ESPN的球员排名把他排在第26位,高于邓肯低于马努,可见莫雷也不是看到了什么雷霆没看到的东西。
一俟10月底火箭雷霆达成交易,媒体圈瞬间炸锅。霍林格的说法是根本没想到有这种情况。他解释说即使雷霆暂时没能与哈登达成一致,也应该优先考虑特赦帕金斯或者等到赛季结束后再谈。交易分析里倒是从雷霆角度,回答了几个大众比较关心的问题。在这里我们简单还原一下,再看看和现在的角度对比有什么偏差:
为什么不给哈登顶薪?除了要缴纳大量奢侈税之外,此举主要是绑住了雷霆未来的运作弹性。他们只有老将底薪可供运作,选秀顺位也不够高,头重脚轻的程度会超过三巨头热火和F4湖人。特别是即使把帕金斯特赦了,工资还是得照付的。嗯……此处只能说任谁都没想到,NBA的工资帽在几年内会涨到令人瞠目的程度。
为什么选择交易哈登而非伊巴卡?伊巴卡在更早的时候答应以4年5,100万续约。霍林格的观点是当你有杜兰特这样的统治级侧翼时,用兰姆这种3D球员更好搭配。哈登在总决赛防守不够好,三巨头必须有人能献身苦力。更何况哈登的交易价值要比伊巴卡来得大。问题是后来兰姆的3或者D并没有达到预期。
为什么选择交易哈登而非威少?霍林格认为控卫更好找到弥补方案,且哈登的正负值更高,薪水也更低廉。然而他还是原先的观点,碰上詹韦必须有侧翼站出来防守,兰姆的长期契合度更高。但很诡异的是,霍林格在夏季球探报告里又说哈登实际是“高大的挡拆型控卫”,他现在在火箭成功转型也说明位置重叠并非关键。
反正说来说去还是钱的问题,文章感慨说全联盟除了热火和湖人没谁能负担3份顶薪合同,雷霆是在为续约帕金斯的错误买单。有趣的是,当时认为兰姆很有潜力的可不止一家。曾任职太阳管理层的艾尔汉森在专栏里写道:“兰姆是顶级的接球投射手,而且身高臂长很有爆发力,弱侧防守非常积极。”
而在谈及兼容性时,艾尔汉森极尽溢美之词:“恐怕没有比雷霆更适合兰姆发展的球队了。他大学的主要问题是在肯巴-沃克身边会不时消失,而雷霆有足够的得分手让他扮演第四选项。他最终目标是和哈登一样扮演第三选项。”结果我们也知道了,兰姆后来只有“不时消失”这点符合艾尔汉森的预期,唯一能和哈登相提并论的是在2K游戏里。
但即便是这样,雷霆当年还是有成功的机会的。凯文-马丁就是不错的短期选择。艾尔汉森评价马丁的组织没法和哈登相比,但也很擅长造犯规和投三分。马丁的防守比较差,在替补席上提供得分爆炸力却没有问题。他类似于哈密尔顿或者雷-阿伦的无球掩护能力,搭配双少也很合适。
某种程度而言,2012-13赛季的雷霆并没有特别想念哈登。4月份临近季后赛时哈勃斯特就力挺他们斩落马刺:雷霆没上全首发时,每100回合能得到109.0分,进攻效率仍然是最高的,同时丢99.3分能排在第2。当时NBA能做到回合占有率高于20%且真实命中率高于60%的球员,仅仅只有詹姆斯、杜兰特、哈登和马丁。
而前一年雷霆三少同时在场时,百回合能得到114.4分,把哈登换成马丁甚至飙到了117.8分。或者这么说好了:如果雷霆最后还是不愿意缴纳奢侈税的话,那么仅仅一个赛季留不留哈登可能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马丁是很棒的第三点,至于后来威少重伤,马丁的组织无法胜任第二点那就是后话了。
当然以长期的观点来看,雷霆肯定是亏得有点大。马丁很快就走了,塞弗洛沙也不复当年西决“Specialosha”的手感,以至于后来得分后卫越来越差,罗伯森维特斯之流都成了扛把子。伊巴卡杜兰特又轮番受伤,雷霆在后哈登时代压根儿就没多少检验自身实力的机会。去年夏天他们抢七不敌勇士,杜兰特终于耐心耗尽跟着离开,只有选秀权变成亚当斯比较值钱。
总之雷霆在哈登这件事情上,可谓倒霉到了极致。他们先是错误地续约帕金斯,又对帕金斯的重要性给出了过高的判断,同时忽视了联盟大小球潮流以及工资帽的瞬息万变。哪怕是送走哈登之后,如果兰姆能够更加争气一点儿,如果威少不伤能把握住马丁还在的机会,如果后面没有接踵而至的伤病,杜兰特都未必会走。
但历史本就不容假设,我们今天把当初媒体的各路评论翻出来看,也是想告诉大家:虽然哈登的交易现在看起来很蠢,当初却至少称不上是荒唐的。雷霆囿于环境和观点的局限性,做了一笔当时有争议但仍然被理解的交易,只不过种种失算加在一起才变成了今天,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时运不济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