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篮球操的编排原则和方法
幼儿篮球操的编排原则和方法如下:
一、选球与持球方法
正确的持球方法对幼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幼儿掌握到正确的持球方法,幼儿会很容易受到受害,特别是幼儿的手指,例如幼儿持球方法不对,手指戳到球,这对幼儿的手指的伤害是非常之大。因此老师在给初学者的幼儿上篮球课时必须教会幼儿如何正确的持球,这样可以减少伤害,下一步动作打好基础。
第一次授课时,要讲解示范正确的动作要领,对于有些掌握不好的幼儿要个别指导。最初,各种持球方法都会有。其实,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从小班到大班,幼儿园的儿童用球为3号小篮球。当幼儿第一次碰到篮球时都会觉得很兴奋,对于幼儿一般选择低手持球方法,高手持球:五指张开,两大拇指朝上,两手抱球。
二、拍高球
(一)引导幼儿热爱篮球及原地拍高球的练习方法
尤其是对于刚进幼儿园的幼儿,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事物,一切都是陌生的。对于刚进入小班的幼儿,老师不要强加给幼儿一个指标,每个幼儿要拍多少个,起初老师要用自己的方法来吸引幼儿,让幼儿对篮球感兴趣,只要幼儿觉得自己感兴趣,他们就会无穷乐的玩,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用适当的方法。
(二)原地拍高球
对于初学者的幼儿来说,他们对球感,熟悉程度都是比较陌生的。在原有的基础上,针对幼儿拍球要从原地不动拍球开始,简称“原地拍球”,把这种拍球方式看成是幼儿往后学习的出发点和起点。原地拍球顾名思义,就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不移动的拍球。原地拍球的最基本的要素分为一个“基本”和“三个要点”分为原地拍球的基本站姿、原地的右手拍球、左手拍球、双手交替拍球。
原地右手拍高球的动作要领:站在自己的原地,基本站姿站好,双手五指张开,右手放在球的上面,左手放在球的下面托住球,双手托住球持胸前,做好准备拍球姿势,拍球时体会手指(食指和中指)压拨球的感觉,手腕上下用力摇动,每次球拍的高球不要超过胸前,肚子的高度为好。同理,左手拍球动作方法一样。最后是双手交替拍球,在左右手熟悉之后,左右手也会显得是那么的简单,老师做示范动作,只要告诉幼儿左右手各拍一下,交换拍就可,动作方法和左后手拍高球一样。
幼儿园八大基本动作
幼儿园八大基本动作
幼儿园八大基本动作,一般大家对于孩子的各方面发展都是会比较重视的,为了孩子的发展更加的全面,大家也会采用各种方法技巧来帮助孩子训练,以下了解幼儿园八大基本动作。
幼儿园八大基本动作1幼儿园八大基本动作有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攀登和翻滚。幼儿是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机能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园应以游戏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是完成幼儿体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扩展资料
幼儿期是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身体锻炼作为幼儿活动的一种方式,不但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增强幼儿的体质为主要目的,而且还具有满足幼儿模仿、运动、娱乐、交往、表现、竞争、审美等多种需要,促进幼儿智力、个性、品德、审美情趣等多方面发展的功能。
中班幼儿是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机能发展的重要时期,应以发展他们的运动技能为主要目标。在幼儿园以游戏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是完成幼儿体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幼儿园八大基本动作2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动作有哪些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任务
1、锻炼幼儿身森搜体,促进其正常发育,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其体质。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使他们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
3、培养幼儿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
1、基本动作:走、跑、跳、投、平衡、钻、爬、攀登等动作。
2、基本体操:
①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②排队和变换队形
3、体育游戏:以发展各种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并有一定的角色、情节和规则。体育活动的
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体育活动的教学方法
1、示范、讲解示范:
①姿势正确,动作轻松优美。示范位置应根据幼儿队形、动作的性质而定,方向可根据动作的结构、要求决定,可采取正面、侧面、背面示范或镜面示范。一般走、跑、跳、投等基本动作练习均可进行前三种示范,“镜面示范”一般用于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②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③与讲解相结合或伴随语言提示。
讲解:
①重点突出,语言少而精。
②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趣味。
③讲解要富于启发性。
2、练习
①完整练习和分解练习
②重复练习
③条件练习(变换练习的环境、变换练习的条件、变换练习的动作组合)
3、口头提示和具体帮助
二、体育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活动的趣味性
2、坚持循序渐进
3、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活动量
每次活动时间总和练习密度=————————×100=活动(课)时合理安排活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根据人体生理机能上升——稳定——下降的一般规律,使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步上升,活动结束前再逐步下降。
②根据活动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安排活动量。(复习动作为主的活动量要大些)
③根据活动的'内容性质、难易程度等,合理安排活动量。
④根据全班大多数幼儿的身体情况和动作的发展水平,合理安排活搜宽动量。
⑤根据幼儿一天活动的负担量,以季节、气候变化和场地、器械条件合理安排活动量。调节活动量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①改变练习条件
②改变练习方法
③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④严密组织教学,合理安排场地、器械和教具,减少不必要的排队等待时间,增加练习机会。1、注意培养幼儿身体的正确姿势
2、坚持全面锻炼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4、注意安全
5、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体育游戏一、幼儿体育游戏特点特点小班中班大班体育游戏特点体力比较弱,各项基本动作还没有基本掌握,不够协调准确;平衡能力差,活动不自如;喜好模仿,注意力不集中,对游戏中的动作、角色、情节很感兴趣,但对游戏的结此漏历果不大注意。游戏内容、情节简单,角色少,有时是集体做同一动作体力有所发展,动作比较协调灵活;
平衡能力和独立活动能力有很大提高;空间知觉也明显增强,能辨别方向,注意力叫集中;
能控制自己,比较自觉遵守游戏规则。他们喜欢有情节、有角色、具有追逐性的游戏,而且主义游戏结果。游戏中的动作、角色、情节比小班复杂,增加了一些无情节、只为完成任务的游戏和一些分队竞赛性游戏。游戏的规则比较复杂,带有限制性身体壮实,精力充沛,熟练地掌握各项基本动作,动作更加协调有力,灵活自如。
对周围生活有一定的见解,开始具有组织和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喜欢有胜负结果的游戏。游戏竞赛性增强,动作增多,难度增大,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目的
一、体育游戏的组织
1、游戏前作好准备
2、游戏进行的步骤(新游戏、复习游戏、分配游戏角色、游戏结束的小结)
二、游戏中注意的问题
1、适当掌握活动量
2、严格要求幼儿遵守规则
3、培养幼儿正确的身体姿势
4、注意安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一、早操二、体育课小班每节课10~15分钟中班每节课20~25分钟大班每节课25~30分钟
1、体育课类型:综合型(新授课、复习课)
2、体育课的结构开始部分:迅速将幼儿组织起来,使幼儿每个器官迅速、有准备地进入运动状态,集中注意准备上课。这一部分可组织幼儿排队、简要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做一些活动量不大的游戏。基本部分:主要是学习新教材或复习已学过的主要教材。
①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
②练习与休息交替进行结束部分:主要是放松肌肉,尽快消除疲劳,使身体由运动状态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有组织的结束一节课。可以安排走步、做整理动作、做较安静的游戏或简单的律动动作。(这三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种结构多用于中班后期和大班)体育课注意事项
1、教师在教学中要起主导作用
2、以幼儿活动为主
3、及时调整课的练习密度和活动量4、教师对幼儿要坚持严格要求,保证幼儿身体姿势正确5、重视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性格培养户外体育活动
一、户外体育活动内容
1、做以发展基本动作为主的各种体育游戏,复习课上学过的游戏,或教给幼儿一些简易并具有一定锻炼价值的新游戏。
2、进行上课时不便进行的各种器械练习。
3、运用小型体育玩具(或徒手),三三两两地进行小型多样的体育游戏。
二、户外体育活动注意的问题
1、教师必须注意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活动情况,及时给于个别指导。对于动作较差、胆小的幼儿,要帮助他们克服害怕心里,尽快掌握动作;对于体弱的幼儿,应安排适合他们体力、活动量较小的内容;对于体质、能力较强的幼儿,要适当控制他们的活动量。
2、教师要随时观察、了解幼儿之间是否团结友爱、是否遵守游戏规则等,注意正面引导,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3、利用大型体育器械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和保护工作;进行小型分散的体育活动时,要教育幼儿不要用手中的体育器械互相追逐打闹。活动结束时可根据幼儿活动量大小,带领幼儿做一些放松性的整理动作,使幼儿尽快消除疲劳,同时进行简单的小结或讲评。最后要教会幼儿整理运动器材,将它们放回原
幼儿园八大基本动作3学前儿童体育的基本动作都有哪些呢?
最基础的走、跳、跑。
对于学前儿童说他们在运动方面是非常好奇的,现在大都市的许多孩子都向往外面的世界,想要周末一起跟父母出去游玩一下!
学前儿童最基础的就是走、跑、跳了,我们小时候非常喜欢玩单脚跳、双脚跳格子,感觉小时候的回忆才是最美好的,有三五个好友,还有哥哥姐姐。
小时候我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就是来回双人跑,一种接力赛的游戏,不仅能够练习,我们跑步时的平衡力,还能使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协调和强壮!
拍球!
相信许多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篮球梦吧!特别是许多男孩子,对篮球就是从小的热爱呀!学龄前儿童,他们的年纪不是很大,所以只能掌握一些简单的排球技巧或者是运球方式,但是他们内心对篮球的喜爱可是一点都没有削弱,一有空就会约上三五个好友去打篮球!
走平衡木!
许多的幼儿园都有这样的平衡木,小孩子在上面走,但是也不会有非常大的意外事故发生,走平衡木是非常安全的,同时也能锻炼小孩子的手脚平衡能力、提高身体健康素质!
投掷和跳跃!
许多小孩子喜欢打篮球的,就会学习投篮球,别看这小小的个子,投起篮球来可大力气了,在投篮球的过程中,也学会了跳跃动作。所以说小孩子能够喜欢上篮球是非常好的,不仅有跑、跳,还有投篮球,对学前儿童身心协调发展是非常有用的。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陪伴,现在许多家庭父母都是双职工,但是仍然不要忘了给予孩子的关心和尊重!
幼儿园体育基本动作
幼儿园体育基本动作
幼儿园体育基本动作,一般大家对于孩子的各方面发展都是会铅激比较重视的,为了孩子的发展更加的全面,大家也会采用各种方法技巧来帮助孩子训练,以下了解幼儿园体育基本动作。
幼儿园体育基本动作1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动作,分别如下:
1、热身运动,包括:
头部运动,肩绕环,扩胸与振臂,转体运动,腰绕环,膝绕环,正压步,侧压步,手腕脚踝。
2、体育运动,包枝姿括:
拍球、单腿跳,双腿跳,蹲起跳,滚球等等。
幼儿体育运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以身体动作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技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走跑跳攀爬钻八大基本动作是什么?
走跑跳攀爬钻八大基本动作有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攀登和翻滚。
幼儿是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机能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园应以游戏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是完成幼儿体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幼儿期
幼儿期是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身体锻炼作为幼儿活动的一种方式,不但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增强幼儿的体质为主要目的,而且还具有满足幼儿模仿、运动、娱乐、交往、表现、竞争、审美等多种需要,促进幼儿智力、个性、品德、审美情趣等多方面发展的功能。
中班幼儿是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机能发展的重要时期,应以发展他们的运动技能为主要目标。在幼儿园以游戏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是完成幼儿体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幼儿园体育基本动作2正确认识幼儿体育的目标和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调“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
我们不能不去反思,幼儿进行运动时的基本动作是依赖于成人专门地教授,还是幼儿在生活、游戏过程中自发地习得?在实践中是不是存在将幼儿体育窄化为利用某一运动形式对幼儿某一技能进行训练,以期达到某一具体发展目标的现象?
应当明确,游戏和动作是儿童最基本的活动和表达形式,幼儿体育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环节,是综合考量幼儿体态发育、动作发展以及情绪调控等多维度目标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部分幼儿园以及家长在强调幼儿体育目标的同时忽视了幼儿本身,将“体育”异化为“育体”,片面强调竞争和技能技巧。针对某一运动项目技能技巧的机械练习,是成人强权遮蔽幼儿视角的恶果,是将幼儿体育工具化、狭隘化的结果,背离了幼儿体育“培养兴趣、增强体质”的基本要义,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儿童。
我们需要在《纲要》的指导下,“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创设体育游戏环境鼓励幼儿自主探索
基于上述讨论,教师和家长可以明晓,成人不应该将幼儿体育局限为运动技能的机械训练,而应该立足于幼儿获取直接经验的特点,创设体育游戏环境,利用多样的体育游戏为幼儿创造进行身体活动的机会。我们不是为了让幼儿精准模仿成人运动的技能技巧,而是鼓励幼儿在不断生成的体育游戏环境中自主探究和习得基本动作。
幼儿体育应以游戏为基本的活动形式,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教师针对班级幼儿身心发展的具体实际,与幼儿共同创设适宜的体育游戏环境,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在多样化的体育游戏中习得基本动作技能,培养兴趣。
多样化的、基于幼儿猛激绝身边资源生成的体育游戏,更具有实施和发展的可行性。利津和安吉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范例:一是给予幼儿简易且多类型的材料,如木块、绳索、竹架等,实际是为幼儿自主生成体育游戏创造了可能,幼儿可以自行设计或者与教师共同探讨体育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二是为幼儿提供保证安全且有一定探索性的游戏环境,这样能激发幼儿进行体育游戏的兴趣。
体育游戏并不一定在户外才能进行,室内有意拼插的桌椅即可为幼儿布置出可钻爬、匍匐、跳跃的探索性游戏环境。三是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顾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讨论进一步游戏的可能性,探讨可以增添的动作和尚需锻炼的身体部位,鼓励幼儿进行下一阶段的自主探索。
师幼共同生成多样化体育游戏内容
优质的幼儿体育游戏内容基于幼儿发展实际,多样化的体育游戏源自师幼的共同生成。3—6岁幼儿有其独特的生长发育特点,不宜用成人的爱好替代幼儿的兴趣,不宜将成人的体育活动规则及形式直接迁移到幼儿园之中,多样化体育游戏内容的生成和改造应当指向幼儿兴趣,需要注意幼儿的参与度。
教师“指挥—操控”式的体育活动是不可取的,多样化的体育游戏可以这样生成:从幼儿对皮球产生兴趣,开始争夺皮球玩耍,到幼儿与教师商讨玩皮球的规则——可以用手拿、不可以推小朋友、不可以撞小朋友……
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成人世界足球、篮球运动的现有规则,幼儿和教师可以共同商订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体育活动规则,再到幼儿确定基本动作、筹划队徽、圈划活动场地,迁移出另一种球类运动玩法……整个过程,宛若教师和幼儿共同复演了球类运动的发展历程。
一个生成点,可以综合多个幼儿熟悉的、喜好的体育游戏,整合全班幼儿和教师的想法,结合及时进行的参与性讨论,新的体育游戏在不断地被改造和生成。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多种体育运动形式更加熟稔,兴趣和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立足幼儿视角,指向幼儿兴趣培养和动作发展,以多样化的体育游戏为突破口,师幼共同生成体育游戏内容,有助于培养幼儿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祛除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成人化和功利主义的魅影。
幼儿园体育基本动作3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多种分类方式。比如,按照体育活动地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园内体育活动和园外体育活动,或室内体育活动和室外(户外)体育活动;按照体育活动组织的严密程度和教师指导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正规性体育活动和非正规性体育活动。
而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程的时间安排,各个幼儿园情况不同一般夏秋季,会在吃早点前有户外游戏,然后做操。冬春季就比较晚,10点到11点户外活动。而有的幼儿园,还有会安排在午饭后带孩子在校园里散步,不过这个情况不普遍。
按照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内容的不同,我们通常把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早操活动
这里所指的早操活动,并非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晨间体操活动,而是做操和晨间其他体育锻炼活动的总称;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通常要求在幼儿园户外场地上进行(遇雨天,可在教室内做操,或利用走廊开展体操和小型游戏活动;在天气炎热或寒冷的季节,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在专门的体育活动室中进行);
活动时间约半小时左右,且要求每天都按时进行;其活动的形式大多采用集体(如集体做操等)和自选活动(如利用运动器械,尤其是利用各种小型器材进行的小型多样的体育游戏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内容和形式可参见本章第三节内容中“幼儿早操活动的设计”部分)。这种活动方式在全面锻炼身体、养成幼儿良好的身体姿态、培养幼儿自觉参与和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坚持每天做操,还有利于培养幼儿持之以恒.不怕寒暑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井能有效地提高幼儿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体育教学活动
体育教学活动(传统意义上的上课)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它通常采用集体(全班或小组)教学活动的方式;在无特殊情况(主要指下雨或天气过热、过冷)的条件下,亦要求在户外场地上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并非每天都进行,在现今的幼儿园中,各年龄班的体育教学活动一般每周安排l~2次,并大多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把握好活动的强度与密度,达到活动的效果。体育活动真正的目的是通过科学锻炼,促进幼儿身体机能和谐的发展,而科学锻炼的实质问题就是如何在体育活动中更适宜地安排好幼儿的运动量,达到运动的效果。
如何才能上好一节幼儿体育课?既能让孩子全身心的自愿投入,又有适当锻炼的成分在内,还可以适当减少不安全的事故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
的确一个人的态度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然而幼儿体育课也是如此。首先要从心底正确的对待自己所带的`课,也就是说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四五岁的孩子,觉得和他们有也没有必要那么要求严格,或是非要他们站有站样,走有走样,只要糊弄着玩就行、其实这种思想就是一种极端错误的思想,孩子虽小但他们更需要适当的体育活动,更何况每天适量的活动有益于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认真地对待每一节体育课,把每一节体育课都当成一节真正的体育课,不但在形式上,内容上,常规上也不可以少。
(二)认真备课,做到万无一失
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和器材,要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先备好一节课。因为备课是老师对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场地的利用情况的了解的综合反映。也就是说一每一个老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把这几方面的情况调查清楚才可以有计划的制定自己的教学方案。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仔细分析,结合实际,选编有益于自身的内容或是方案、往往备课所占用的精力与时间要比上一节课用的精力与时间大得多。
1、在备课过程中往往是首先要备的就是教材。
2、备完教材接下来就是要备学生,因为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爱好,正是有了不同的性格和爱好就决定了他们的感情宣泄方式。
3、上好课有了教材和学生还不行,还要有场地器材。
(三)安全问题始终不容轻视
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始终都是一个不可解决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面对一群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的幼儿。幼儿教育始终都是以安全问题来衡量的,安全也是其他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1、面对一群四五岁的孩子,我们老师是根本无法控制他的行为。特别是当孩子在屋里憋得时间较长,一旦来到户外他们似乎把自己全部的劲都用在腿上胳膊上,也就在这时不安全的事故也就会来。所以在上体育课前,安全常规少不了,不但要时时说天天说、而且还要在课堂上看好孩子。
2、备完一节体育课作为老师就应该明确本节课会出现什么样的不安全隐患,或是怎么样才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再者说即便是发生了事故怎么样才能把伤害减少到最低限度。这就是教师所要时刻牢记的。
3、根据幼儿体育教学原则,适合发展孩子的身体素质。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这是一个真理。但是它所隐含的条件是在适量的情况下。什么是适量,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身体素质,也有着不同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切不可弄巧成拙。其次就是在上课前要仔细观察班里所有孩子的身体状况,切不可让那些身体虚弱或是根本就不允许运动的孩子上课。
总之,无论什么方法只要在安全的条件下让幼儿的身体得到锻炼,又能让孩子在每一节课上学到知识,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他们的性格。这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
三、户外体育活动
对户外体育活动的理解,我们不能笼统地认为户外体育活动泛指在“户外”进行的体育活动。如果这样理解,容易与上述两类活动混为一谈。
首先,与户外进行的“体育教学活动”相比,这里所指的“户外体育活动”,是指非正规性体育活动,一般来说,它并不强调活动组织的严密性,且教师大多采取间接指导的活动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而“体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正规性体育活动则往往比较强调活动组织的严密性,且教师主要采取直接指导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
其次,与户外进行的“早操活动”相比,早操活动一般有两部分活动组成,一是做操(这是早操活动中较为固定的常规内容),二是晨间其他体育锻炼活动。从活动形式和内容上分析,“早操活动”中第二部分的活动实际上是这里所指的“户外体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可以称之为“晨间户外体育活动”),但“户外体育活动”在时间的安排上更为灵活,其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活动内容也更为广泛。
户外体育活动也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正常情况下,户外体育活动必须在幼儿园户外场地上进行(遇特殊情况,可利用室内有些专门的“体育活动区域”,如“室内海洋球池”“感觉统合训练室”等,或专门的室内体育活动场地进行活动)并确保每天活动的时间,《规程》规定:
幼儿“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在时间安排上,户外体育活动一般有两个时间段,一是晨间或上午的某个时间段,二是下午的某个时间段;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器械运动或利用小型器材进行自主游戏和活动,有时也安排做操(如幼儿午睡后的户外活动);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通常采用自选活动的方式。因此,户外体育活动更能发挥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更有利于教师实施因人施教。
幼儿体操给幼儿带来哪些好处
(一)幼儿体操有利于增强幼儿的体质
幼儿期正处在成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良好的体育锻炼对促进幼儿发育有明显作用。在发育的过程中,幼儿体操动作不仅能使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而且对幼儿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当前生活条件好,营养过剩,形成挑食,偏食,有的过于肥胖,有的体弱多病,孩子的身体素质比较低下。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幼儿体操训练,是锻炼幼儿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途径。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在幼儿进行体操运动的过程中,要想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幼儿必须注意力集中。因此,多参加幼儿体操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神贯注于自己所从事的活动之中。同时,幼儿体操是一种集体性的活动,需要所有幼儿的共同努力与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提高;在幼儿体操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幼儿,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这些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幼儿体操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
活泼好动是幼儿期的特点之一,利用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组织有趣的体操活动,愉悦幼儿身心,是教学所要求的目标。幼儿体操会促进念清教材的编排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如果采取恰当的引导方法,就能发展幼儿柔韧、协调、力量、平衡、灵敏、勇敢等身体动作能力。在活动过程中,良好的个性包括:“爱”的教育,勇敢教育,自信心的教育,纪律的教育,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独立性的教育等。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燃高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
幼儿智力的发展主要源于其大脑的发展及成熟,而大脑的发展需要营养来支撑。多参加幼儿体操,有利于帮助大脑吸收更多的营养。就幼儿阶段来说,大脑活动的主要的能量来源是糖,这主要通过食物来获得,并且摄入体内的糖要通过血液输送到大脑。参加基本体操,能够增强学生的消化能力和食欲,使幼儿能够摄入更多的营养,包括血糖等。同时,通过参加基本体操活动,幼儿体内的血流量会增多,输送氧气和养料的能力也会提高,这会极大地促进大脑的发育,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五)幼儿体操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
幼儿体操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锻炼塑造幼儿的形体美的同时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根据韵律、节奏协调全身的动作。实践证明,经过幼儿体操的训练,很多幼儿的走路姿势、站姿、坐姿都非常优雅。特别是在音乐的熏陶下,幼儿的节奏感特别强,体型健康匀称,给人视觉的美感。对幼儿自身来说,通过体操的训练,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和深化。
(六)有助于幼儿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
现阶段我国人口政皮虚策下,独生子女的承受能力,意志品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幼儿体操的锻炼过程,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能尽早锻炼幼儿的承受能力、竞争能力,能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幼儿体操对幼儿的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体操在幼儿教育中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