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扣篮为什么会把篮板扣碎
从视频来中篮板碎掉后的玻璃渣来看该篮板应该是使用的钢化玻璃,至于破碎的原因,个人观点有以下几种可能: 1.任何材料都可能被振碎,这取决于材料自身的特性和所处环境。个人感觉,难度好大…… 2.更有可能是这块篮板在之前的比赛中就已经形成了很多裂纹,当不断给篮板施加力之后,裂纹会扩展,达到极限时就断裂了。 3.不同钢化方法制作出来的钢化玻璃,表面的应力分布不同:物理钢化方法出来的玻璃,应力分布从内向外呈梯度分布,而化学方法钢化出来的玻璃应力分布相当均匀,这就直接导致了其强度的不同。 4.再者,钢化玻璃存在自爆的特性,关于这点各位可以自行谷歌。 5.扣篮的时候,篮板更多的是受到横向的剪切应力,外形呈平板的材料,抗折强度都远低于拉应力或压应力强度。
二、为什么乔丹复出了的95公牛会折戟沉沙
首先你需要知道背景,1993年夏天,拿下第一个三连冠的乔丹突然选择退役改打棒球,他自己给出的理由是厌倦了篮球,然而在这背后,乔丹父亲的死亡、乔丹赌博等种种原因都被媒体扒出,不过这些也已经不重要了,重点是乔丹真的退役并且选择了棒球,直到1995年重新复出之前,乔丹从未打过除了慈善赛之外的任何一场正式比赛。
首先你需要知道背景,1993年夏天,拿下第一个三连冠的乔丹突然选择退役改打棒球,他自己给出的理由是厌倦了篮球,然而在这背后,乔丹父亲的死亡、乔丹赌博等种种原因都被媒体扒出,不过这些也已经不重要了,重点是乔丹真的退役并且选择了棒球,直到1995年重新复出之前,乔丹从未打过除了慈善赛之外的任何一场正式比赛。
菲尔杰克逊和公牛管理层是最先知道乔丹要重返NBA的人,不过菲尔杰克逊并没有急着让乔丹复出,他知道乔丹的状态并不好,因此当时他建议等到公牛季后赛的时候再让乔丹复出,但是最终球队尊重了乔丹的意见,选择让他在赛季末就跟着球队打球,而乔丹显然没有找到他的状态。
整个1994-95赛季常规赛,乔丹一共打了17场比赛,他场均拿下26.9分6.9篮板5.3助攻,看似是非常不错的数据,但是相比他生涯平均水平还是差了不少,而且乔丹为了找到状态花了很多出手,可惜他的效率并不高,命中率仅仅为41.1%——考虑到他公牛时期的平均命中率达到50%以上,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差的数字。
公牛的对手也是一个原因,他们在第二轮遇到了魔术,此时的魔术在哈达威和奥尼尔的带领下正处巅峰,而且魔术还拥有乔丹的前队友格兰特,然而公牛因为乔丹的突然回归战术正处于混乱期,所以在强强对话中,最终公牛还是输给了魔术。
回顾乔丹的1994-95赛季,虽然他也有过高光表现,比如面对尼克斯砍下55分之战,但是总体效率实在偏低,而且公牛原有的体系被破坏,乔丹的强行加入对于球队并不一定是好消息,不过也许正是因为短暂的磨合,才有了后来1995-96赛季72胜“完全体”的公牛吧。
三、周琦为什么被NBA退回
原因就是实力使然。面对更为出色的各类篮坛高手,你要拼就只能拼实力,其他的任何方法都行不通,因为NBA是全世界篮球最高殿堂。与其说这里是美妙的不如说是环境恶劣的。显然周琦还没有达到顶级水平。所以火箭队不可能不为自己考虑,裁掉周琦不只是一蹴而就。
曾为华人的希望,前途看似繁花似锦
周琦在国内的实力算是不错的,在大家的鼓励与期盼下,他远赴重洋来到NBA,参加选秀。然后,周琦如愿被火箭以第三轮13顺位签下。彼时的周琦风光无限,心怀大干一场的梦想,站上了丰田中心。那时,大街小巷都对周琦寄予厚望。因为周琦的模板是姚明——身高差不多,虽然体格偏瘦,却与初入NBA时的大姚身材神似,而有了大姚和阿联开路,错不了。人们也曾单纯地想,等到了大洋彼岸,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嗯,会的。
现实的骨感超乎想象,梦碎的那天,我们不禁湿润了眼眶
常言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就话在写这里真没错。在NBA的第一个赛季,周琦场均1.3分,0.1篮板,0.2助攻,命中率为18.8%,
显然这样的成绩不会让火箭高层感到满意。NBA毕竟是一个商业联盟,有损利益的事情不会再那里被允许。所以。周琦在火箭的第二个赛季,就彻底地成为了场边的“饮水机管理员”,远离了球场,最后被裁。这样的结果我们虽然不愿接受,但我们却无法改变。作为球迷,我们还能说什么?
这篇问答说的是周琦的问题,但是我却想到了中国男篮的未来。虽然我们曾经拥有姚明这样的真正NBA级别的球员,但是从易建联离开NBA后,男篮就断代了。现在我们还有阿联为我们苦苦支撑,但阿联之后呢,谁能来带领男篮小伙子们,在世界篮坛占有一席之地呢?不知道大家是什么看法,反正我是一头雾水。
四、詹姆斯为什么会离开骑士
1、目前来看,影响詹姆斯离开骑士的最主要的就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家庭因素,也是知情人士透露出詹姆斯作出决定的最大影响因素。詹姆斯在上一次做决定时还是2010年,他的两个儿子还小,还没有小女儿,所以他可以很轻松做出回家乡的决定。但如今彻底不同了,大儿子已经14岁,詹姆斯要为他之后上高中考虑,还要考虑到要多时间陪伴在小女儿身边,所以这会影响到詹姆斯的决定。
2、从另一点看来,能不能夺冠也是影响詹姆斯是否离开骑士的关键因素。倘若骑士在休赛季没有有效的引援,那么就算骑士可以冲出东部,但他们依旧不具备总冠军的竞争力,还要詹姆斯累死累活的拼一个赛季,季后赛场场打40几分钟,还落得在总决赛中被横扫的局面,这当然不是詹姆斯想要的。詹姆斯如今想要追求的是更多的冠军,他要变得更加伟大,他想要追求乔丹。
3、家庭因素与赢球两者缺一不可,克利夫兰不做改变就不具备总冠军的竞争力,而对于他的家庭来说,洛杉矶显然是更好的选择,他的大儿子在洛杉矶高中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都是造成詹姆斯离开骑士的大原因。小原因就有很多了,比如说已经完成了对骑士的夺冠愿望,为骑士夺冠已经不再是他压在心里的一块石头了。所以总的来说,詹姆斯离开骑士的概率非常大,具体如何,拭目以待吧!
五、为什么伦纳德这样的球员会讨人厌
1、对于伦纳德,我们都能达成一个共识:这是个沉默寡言、无趣、不爱笑,但是打球很厉害的,从康普顿走出来的孩子。球场上的机器人,冠军 DNA……
2、或许一部分愤怒的马刺球迷还会为给他多贴一个标签,“叛徒”。
3、究竟,科怀-伦纳德是怎样的一个人?
4、伦纳德是个无趣的人吗?不知从何开始,“有趣”成为了大多数有追求的年轻人眼里一个非常宝贵的社交品质,是社交活动中的硬通货,也是社交圈的准入门槛。
5、或许每一个人在介绍自己的时候都会说自己是个“有趣的人”,在社交媒体的个性签名上会写上“自己很有趣”。很显然,不论是以中国标准还是以美国的标准,沉默寡言的伦纳德绝对不能算作是一个有趣的人,特别是老美重视开朗社交的环境下,伦纳德简直就是个异类。
6、2008年的皮尔斯技巧训练营,有25个高中生前锋参加,伦纳德就是其中之一。而当时参与考察训练这批年轻人之一的弗兰-弗拉斯切拉(ESPN分析员、选秀专家、前大学篮球教练)对伦纳德印象很深刻,一部分原因是他的球技,另一部分是他的沉闷。
7、“当时大概有25个孩子,我不打算去看他们的全国排名和资料,准备在实训中看看他们的能耐。”
8、“在第一天早上后,有个年轻人让我印象深刻,他根本不说话,但是在场上的竞争心很强,当我向其他人问起这个孩子时,他们告诉我这个孩子是洛杉矶本地人,我们打算给他机会。”
9、“而他打了三天的球,真的一句话都不说,我都不记得我和他有过什么交流,甚至不记得他的声音。”不用多说,这肯定是伦纳德,完全符合我们对他的印象。
10、直到现在伦纳德已经功成名就为人熟知,我们也很难看到他伦纳德在篮球领域外的报道。在“有趣”作为硬通货的年代里,2015年詹姆斯一条推特的商业价值就高达14万美元,TACO TUESDAY!!!瞬间就能成为火爆网络的黄金梗,而远离社交媒体的伦纳德似乎有点闷了吧。
11、但是,伦纳德圣地亚哥大学的助教贾斯丁-胡斯顿却用了“有趣”来形容伦纳德......这人是疯了吗?
12、“和伦纳德说话其实挺有趣的,但要和他搭上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13、胡斯顿说,他只是冷幽默而已。伦纳德前队友凯尔-洛瑞也这么评价他。
14、其实伦纳德也并没有那么闷,还是大学生的他打篮球还会喷垃圾话,据他的队友们回忆,当伦纳德进球的时候会说,“进啦,进啦”。
15、他会把垃圾话用机器人般的语气冰冷简单地说出来,“进啦,上篮”。
16、防守的时候他就只是简单地说一个词,“不行”。这个“不行”就等于甘道夫的 YOU SHOULD NOT PASS.
17、还有,伦纳德抢篮板球的时候还会说,“篮板侠,我是个篮板侠”,“抢篮板的篮板侠会得到奖励”。
18、伦纳德的垃圾话听起来真的奇奇怪怪,而他自己也解释过这些奇奇怪怪的垃圾话是什么意思,因为当时伦纳德只是个蓝领前锋,而多拿篮板能帮助球队赢球,帮助自己打进 NBA。
19、“我在高中和大学的时候的确常这么说,因为我想要打进 NBA,这些垃圾话提醒我要努力,在每一位对手面前全力以赴。”
20、而且,一个无趣的人应该不会在节目上为了娱乐效果吃牛鞭。但是伦纳德却在前队友“厨师长伊巴卡”的美食节目中这么做了。
21、他说,“如果你上一个节目,那么显然就要做点吸引人眼球的事情,比如吃点特别的食物”。
22、相信伊巴卡不仅会感谢伦纳德为他带来生涯第一座冠军奖杯,也会感谢伦纳德为节目效果的付出。
23、而且,伦纳德的“无趣”本身就是一种“有趣”。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这属于一种无心插柳的巧合——由于伦纳德远离聚光灯,反而衍生出很多都市传说式的虚假段子,但听起来又非常符合伦纳德的冷幽默。
24、比如一个段子是:喜欢吃苹果的伦纳德曾经在一次马刺队内聚餐时从包里拿出了12个苹果,波波维奇问他这是干嘛,然后他说这是苹果时间,然后用刀叉吃掉了12个苹果。
25、极冷,极伦纳德。但这是编的,还编的还蛮有趣。
26、伦纳德刚去猛龙的时候发生过一个事:新队友诺曼-鲍威尔想和他击拳,但伦纳德无视了鲍威尔,然后被镜头记录了下来。
27、当然,伦纳德后来解释了这个事,他说自己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诺曼-鲍威尔想要和他击拳,他只是想着我们赶快走吧。
28、如果说无趣是伦纳德的刻板印象,那么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伦纳德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符号化形象就是——他应该是个听话的人吧?像他这样的人肯定是个好好先生啊。
29、伦纳德不和鲍威尔击拳这件事情本身要被解释,其实就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
30、虽然我没有足够的事实去支撑这样的联想,但我认为,这种符号化的联想导致了伦纳德离开马刺的行为遭到的攻击,因为伦纳德好好先生的符号化形象在球迷心中破灭了,球迷无法接受伦纳德成为了“坏人”,好好先生居然也有缺点。
31、“你可是完美适合马刺的下一任旗帜啊!你可是邓肯的完美接班人啊!你怎么能离开马刺呢?”
32、说实话,这让我联想到黄子华一段栋笃笑里表演的经典段落——“他在电视上很好笑的啊,你过去拍下他的头啊,他不会生气的”。
33、或许有人会说,伦纳德离开马刺的方式不够“体面”,但如何定义“体面地离开”呢?说到底,我们认为的这个体面还是建立在“伦纳德是属于马刺的好好先生”的人设,认为“有着银黑血统的伦纳德怎么可以离开马刺”的前提下,屁股决定了脑袋。
34、留在马刺,不能代表伦纳德是个好人,而离开马刺,也并不代表伦纳德是个坏人。
35、就像电影《全金属外壳》里的主角作为一名参与越战的美国士兵,在头盔上写着“为战而生”,却又佩戴着反战徽章;揭露战争丑陋的同时也可以在战场上不眨眼地杀死敌人。主角(或者说是导演库布里克)是如此解释的——这体现了人的双重性。
36、我觉得伦纳德离开马刺的事件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伦纳德自己说过,“我要去喜欢我的地方打球,不要去那些不喜欢你的地方打球。”
37、而他在马刺感觉不开心,所以选择了离开,这无法作为舆论对他进行道德审判的依据,也无法成为他是好人和坏人的依据。
38、波波维奇说伦纳德不是领袖。但是肯定会有人和你说,伦纳德带队为猛龙拿下来第一座冠军,他是领袖。
39、显然,对于领袖的定义很难一概而论,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义,每个球队也都有各自对领袖的定位,比如湖人的领袖是詹姆斯,但热火的领袖可以是基本不上场的哈斯勒姆。
40、我无法告诉你伦纳德是不是符合你心中的领袖的标准,我也不打算用诸如“因为伦纳德带队拿了两个冠军所以他是领袖”之类的说辞来说服谁,但我想表达的是,伦纳德至少在成为快船最重要的那个人。
41、为什么这么说?伦纳德拿的两座冠军分别在马刺和猛龙,而这两支球队在各自的夺冠时期里有着共同点——他们都有一套足够完善且强力的体系,他们之所以可以被叫作强队是因为体系而不是单纯因为伦纳德,伦纳德只是体系中锦上添花的一环。
42、但是快船的伦纳德推翻了这一点,他直接影响了快船的打法和体系,也直接影响了快船的建队周期,整个快船队围绕的是伦纳德这个人,换言之,伦纳德决定了快船80%的基础。
43、从打法上说,快船的伦纳德仍然在像从前那个和英格兰德学习投篮的年轻人一样,每一年都在推翻每过去的自己,增加更多的技能和可能性,从得分手成为了组织前锋,从依附体系变成自带体系。而从心态上说,伦纳德也做好了承担更多的责任,否则他也不会主动选择一支并没有任何夺冠经验的球队去争夺冠军。我知道,快船有西部第八的班底,有保罗-乔治的来投,但本质上这是一支开启新建队周期的新球队,而一支开启新建队周期的新球队想要夺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看本赛季的篮网就知道了。
44、有时候,把伦纳德比作邓肯接班人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他们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本质上都是能让球队依赖,而且不用球队去担心“自我驱动力”的建队基石。
45、伦纳德在大学的时候把全美顶尖的哈登作为自己追赶的目标,而且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伦纳德甚至还会和教练抱怨,“为什么我的队友都不能不用别人协防呢”?阿里扎曾经和尚未成名的伦纳德一起有过训练经历,而他回忆道,“我一直很骄傲自己总是第一个到球馆,但有一次我到球馆的时候,伦纳德已经在那里了,他已经做完所有训练了,还准备加练”。
46、“当我看到他的工作态度时,我就知道他是个特别的人。”
47、天才球员邓肯会在运动力退化后减重转型辅助性中锋,伦纳德从打篮球开始就在一点点地给自己加技能,走出舒适区。这种自我驱动力某种意义上也是球队的润滑剂,帮助球队走出舒适区。因为核心怎么样,球队就怎么样——所以凯尔特人球迷并不喜欢欧文。那么,应该不会有球队不喜欢伦纳德吧?
48、但是,肯定有不喜欢伦纳德的人。
49、可能会有人说伦纳德不够完美,太过自我,做的所有决定都围绕着自我满足而不是顾全大局,包括球迷的感受,而离开马刺就是摧毁马刺球迷信任的一次举动。
50、但要知道,伦纳德只是一名球员,他不是总统,不需要为所有事情拿捏分寸,面面俱到当然好,但不是必要条件。
51、即便他的某些举动伤害了支持他的球迷,但选择支持伦纳德只是球迷的自主行为,并不存在捆绑的关系;这更像是一次交易,我做出我的行为,你选择是否买账。
52、我前面说的——“应该不会有球队不喜欢伦纳德吧”,这是一句对伦纳德球员身份的客观判断,因为我们可以就球场表现就事论事。
53、而后一句——“肯定有不喜欢伦纳德的人”,这是一句对伦纳德的主观判断,你也不需要因为伦纳德是个好球员而喜欢他。
54、而进一步说,你支持伦纳德与否,喜欢伦纳德与否,讨厌伦纳德与否,本身没有对错。
55、当然,我对于伦纳德的了解都是来源于网上的资料以及我对他比赛和球队角色的理解说穿了都是二手资料。
56、我无意做什么真理揭露或者矫正试听的事情,我只是提供一个属于我个人的视角做一些阐述。
57、而我对伦纳德的观察,或者对以伦纳德为主一连串事件的观察,总结下来就是——当你对一个模糊形象知之甚少又想要去描述他时,总会用蒙太奇般的剪辑与联想去把各种各样有关联的碎片构建起来,试图丰满他。
58、而球迷对伦纳德这个疏远聚光灯的模糊形象也是如此,拼凑各种各样的讯息让他变成另一个詹姆斯、另一个杜兰特,另一个我们想象中NBA球员应该有的样子……
59、媒体是这么做的,球迷是这么做的,我也是这么做的。
60、但最终,我们都可能是在做无意义的过度解读。因为我们作为局外人的了解毕竟是片面的。就拿伦纳德来说,他所展示的只是他想展示给外界看的一面,而我们无法通过这样片面的讯息完整呈现一个人的全貌。
61、伦纳德开着一部旧车,签下大合同只买了一部普通的 SUV成为了球迷的谈资,这是球迷眼中不俗气的伦纳德。
62、但是,他的豪宅里也有豪华跑车,而这是我们传统认知里 NBA千万富翁应该有的样子。
63、即便是我们谈论伦纳德的有趣或无趣,也都有一个参照系,这个参照的对象可能是詹姆斯,可能是杜兰特,可能是任何一名球员......但这种人设的对比也是一种屁股决定脑袋,而大家的屁股都不同,矛盾也就此产生。当然,我觉得发表个人意见是好事,有话要说是好事。但作为爱好者,我们更应该对事不对人,评价他的工作做得如何,而不是作为第三者去主观评价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我这样讲也并非是另一种主观的道德审判,只是宣扬一下我支持的精神,毕竟这还是一篇我从主观角度出发的文章,你对我的意见支持与否,那也都是你的自主选择。
64、“你知道别人描述你自己总能比你自己描述的更好,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