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为什么中国球迷认为,个子高打球就厉害
中国篮球有两大误区,个子高就是厉害,青年队打得好就代表以后。
中国篮球很难出好后卫,但是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大个子,这已经成为了中国篮球的传统。姚明、王治郅、巴特尔、阿联,领队的全部是内线球员,所以在我们的脑中形成这样一个思维,个子高打球就厉害。不错,篮球确实是大个子的运动,但不是绝对的!我们中国篮球历史上曾经也有优秀的后卫,胡卫东、刘炜、孙悦,也有李楠、朱芳雨等优秀射手,他们的特点都是投篮准、速度快。到现在,CBA几乎找不出这样的球员!
最近,广东队有一名16岁的小将徐昕被很多媒体报道,目前徐昕的身高已经来到了2.20米,而且他还有继续长高的空间!看着他这么高,有人说是阿联的接班人了。我们中国球迷在看到潜力新星,第一眼就是在意身高数据。我只想说,篮球并不是个子高就会打球,标准的中锋身高在2米10左右,太高了容易受伤,普遍长得高的对抗能力都一般。
最近,很多媒体曝出中国球员年龄作假,球员实际年龄都要大2-3岁,甚至更多。我们国家队的苗子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中是呼风唤雨,其实是成年人对抗其他国家的青年,所以我们的球员去了职业联赛后,几乎没有进步。比如周琦、王哲林,他们在青年世界锦标赛中都是大杀器,当年约基奇就被周琦打爆了,而现在约基奇成为了NBA顶级中锋。郭艾伦当年也是青年赛表现非常好,媒体就开始吹。
所以,青年队打得好并不代表以后,乱改年龄,导致球队不注重基本功,就连马布里都表示中国球员的基本功太差了!最简单的罚球都得不到分,更不要说三分球。翟晓川是国内比较好的锋线球员了,他的运球非常差,到了国际赛场几乎不敢运球,而NBA奥尼尔、小乔丹这些大中锋运球都很好。
我一直都搞不懂为什么要改年龄,这才是根源,不能只怪我们的球员,体制就有问题,真实年龄只有球员自己清楚。我们的身体素质与欧美球队有差距,但我们的优势就是快、准、狠,而现在一样都没有了,真的很难去相信CBA联赛,以及我们的青训体系。
二、为什么今年男篮那么差
1、首先:中国队处于新老阵容轮换时期,老队员伤病增多,体力跟不上,脚下变慢,跑位也慢慢减少,新队员大赛经验不足,阅读比赛的能力不够,所以遇到很多困难也是非常正常的,很明显的一点是今年中国队的个人单打非常多,场均助攻非常少。而和欧美球队比,我们没有身体优势,灵活性上也不占什么便宜,个人技术更是比不了,所以说进攻效率低,场均得分非常低。
2、第二:在国际男联规则下,要求快速转移球,外线篮子要准,而中国队个人持球时间长,转移球不流畅,有时候机会出来,球传不到。有时候球传到了,但是我们的外线投射能力不能持续稳定发挥。这说明中国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战术体系。这需要平时的训练和今后的大赛中磨练,实话说,中国的后卫运球过多,组织和传球能力,传球意识都不太理想球不能流畅的运转起来。
3、第三:中国队的对抗能力差,体力难以保障。一旦遇到强对抗球队,上半场还能跟对方抗一抗,一到下半场,体力就出现透支,投篮命中率,罚球命中率下降,失误率不断增多。所以说中国队必须要多训练体能,敢于对抗,享受对抗。
4、第四:中国男篮在姚明退役后,缺乏一个内线的轴,姚明在比赛中有绝对的身高优势,对方会特殊照顾。虽然阿联的进攻能力,冲击力也非常不错,但是他和姚明的不同时,姚明一般背身打,一旦吸引包夹,对方防线收缩,就可以观察到队友的跑位,第一时间将球传到外线空位实施威胁。而阿联的技术特点是面框突破,底线突破。高位跳投等,杀伤力也很强,但是这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很难带动起整个全队的进攻。
5、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综合以上几点,中国队不怕输,输得起才能有以后不断进步,不断强大的可能。很多国际上的强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要总结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像其他球队学习好的方面,认真反省自己,改进技战术水平,提高自信心,心理素质。相信中国队通过今后的努力会越打越好,不断进步。给我们展现出全新的一支中国男篮。不管男篮目前的水平,目前的处境如何,我们还是要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国男篮。
6、这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和看法,肯定有很多不足和错误。各位有什么好的观点和看法,愿同各位一同学习。
三、为什么KD运球时运的那么高球还不掉
杜兰特,他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完美的人球结合bug般的存在,总结KD运球时运的那么高球还不掉的原因,一句话:天赋本身就高;比他高的没他运得好,比他运得好的又没他的身高臂展,更何况杜兰特还有一手的准星。
先说天赋吧!杜兰特控球的天赋在哪里?作为一个小前锋臂展很长,手很大,下体比上体长。臂展很长就注定了他只需要一个crossover就可以瞬间甩开对手;而手很大则可以避免使用crossover的时候,篮球因为过大的离心力而脱手失误;下体比上体长使得杜兰特可以完成很多控卫才能完成的运球动作,比如背后、胯下换手等等,快攻速率也超越常人。像最后这一点,易建联就做不到,因为阿联阿杜的上下体比例清晰可见,所以阿联大多是持球一步突。
开头后面半句其实说的是使用方式。对位大个子和小个子,杜兰特在技术使用上会有明显的区别:对阵后卫,杜兰特通常不会长时间的控球,因为小个子擅长于掏球、抢断,往往这个时候,杜兰特会习惯于背身要球,低位错位单打,高出手点的跳投终结你,或者直接背身碾压欺负你;但同位置或者是比自己高的内线就不一样了,杜兰特很大可能会面框单打你,利用灵活性一部就把你过掉,然后如破进入禁区暴扣!
实际上,早年杜兰特的持球也不好,大多是接球投篮,所以在威少身边也能相辅相成;但有一段时间,威少伤停,杜兰特独自带队,也就是那段时间,再加上一个夏天的苦练,让杜兰特的改变非常大!
当然,你要说杜兰特运球完全没有死角那是不可能的,杜兰特运球高那就是个纰漏,很多手长的后卫、锋线都能掏杜兰特的球,这也导致了杜兰特关键时刻强对抗、高体能消耗下的运球很不稳,容易被切。比如16年西决的G6,杜兰特就是被伊戈达拉在比赛还剩2分55秒的时候抢断,比分打平;最后时刻被巴恩斯再抢断而输掉了第6场最后,西决3:1领先的大好形势下被翻盘。总之,杜兰特是一寸长、一寸强,而克制他的往往就是一寸短、一寸险了。
刚进联盟的杜兰特,可以说是攻击机器!
杜兰特当时是人能攻不能运,这里说一句题外话,而模版是杜兰特的英格拉姆,和杜兰特的特点正好相反。英格拉姆刚进联盟的时候,是能运不能投。
当然运球是篮球中最基础技术,当然,不说杜兰特不能运球,只是刚进联盟的时候没有现在这么自如,而运球最重要的是球感!
比如小托马斯,他为了培养自己的球感,几乎是抱着篮球睡觉,形影不离!而杜兰特的球感,也十分出色,无论是投篮还是运球,凭借的手感也能知道,球的方向和运行轨迹!
而杜兰特对,拿手的就是大变向,以及大回环!
当然可能不对,不过,在我的印象中,杜兰特还在雷霆时,季后赛输给了达拉斯小牛队,之后杜兰特苦练一夏天,在第二年的季后赛,杜兰特凭借大变向,以及大回环成功的淘汰了小牛队!
还那个夏天也成为了杜兰特,运球技术突飞猛进的一个夏天!
杜兰特这么高的身高,在突破的过程中也能降低重心,这是天赋也是努力!而杜兰特的运动能力,可以支撑他完成各种动作。
而杜兰特突破不丢球,一个是快,另一个就是降低重心,出色的手感以及护球技术,才是杜兰特能为所欲为突破的最大依仗!
KD在雷霆的时候,没少没被人断球!现在被人断球的现象减少了,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在雷霆时期,KD由于身高太高,2.11米的实际身高,所以运球也很高,在运球时经常性被人断球。尤其是在雷霆打总决赛那一年以及2016年和勇士打西决的时候,被断球断得那叫一个痛不欲生。那个时候我记得解说员一看到阿杜运球过半场就感慨,这球又悬了,可见当时阿杜运球水平相当不怎么样。当然这是相对于他的进攻水平来说的。
可是自从转会勇士之后,阿杜的运球水平渐长,尤其是今年,很少丢球。当我们看阿杜在勇士的运球之后会发现,在后场的时候阿杜还是大踏步的高运球,但是只要进入对方半场他就会自觉降低重心,增加运球频率,以防丢球,这是他的一个改善。
这是球队特点和打法使然。在雷霆,进攻点就两个,阿杜和威少,所以就是两人轮流攻。球不是在威少手里就是在阿杜手里,球在手里时间长了自然丢球的风险就高。
可是在勇士,阿杜不需要自己玩命攻了,因为有库里,有汤神,有格林,甚至有尼克扬能进攻。而且组织重任也不需要阿杜承担,有库里和格林,还有一哥、李文来组织。阿杜就做好两件事,一跑位,二进攻。这就是勇士多打无球的好处,每个人都可以组织,每个人都可以进攻,球在每个人手里时间都不长,自然丢球的风险就低了很多。
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给大家的印象就是阿杜不丢球了,确实阿杜是有进步,但是个人感觉第二个因素的效果更加明显。这就是阿杜为什么在勇士打球很舒心的缘故。
杜兰特让我想起了老尼尔森关于控球前锋的理论。可以说,杜兰特是为老尼尔森这个理论而生的球员。
首先题主的问题不是很严密。杜兰特是在无人防守时控球点高,毕竟他是2.1米的巨人。杜兰特在面对防守时,控球重心压得很低。
杜兰特的控球能力在当今联盟前锋群中属于上乘。他运球过人最突出的技术特点是大幅度的体前变向过人。他的这个技术动作非常讲究:极力降低重心----突然启动----推拉球超大幅度的变向----变向后大跨步将防守人挡在自己身后----突破或者跳投。每个环节都极力做到精致,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有如行云流水。小个球员防守他,够不到他的球,大个球员防守他,跟不上他的速率。
此外,作为高大前锋,防守球员很难断下他的运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优秀的投篮技巧。杜兰特是前锋群中最会投篮的人,想要防住一个射术精良,又有很好持球攻能力的高大前锋,其中难度可想而知。你要靠近我,我就用大长腿快速过掉你,你不靠近,我就干拔跳投,投了还能进。把精湛的射术与良好的持球完美结合,是杜兰特的看家法宝!
当然,像杜兰特这样的前锋,一是长期浸淫于深厚的美国篮球文化中,汲取街球文化优良的一面。我们在比赛中还可以看到杜兰特娴熟的背后运球,胯下运球,这要是在其他篮球文化中是不可想象的。二是来源于平时刻苦的训练。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并不只是鸡血宣传,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不只有贤惠的女人,还有汗水和血泪!
上面那段同时写给中国篮球和中国球员!
杜兰特的官方身高仅为2.06米,但是从他和其他球员的大量合照以及传言来看,他的身高显然不止这个数值,保守估计也有2.11米左右。在拥有这样巨人身高的情况下,杜兰特依然能够像后卫一样运球,而且保持着优秀的运球节奏,还是让球迷们有些感到不可思议的。但实际上这并不令人意外,杜兰特在高中时期打的就是后卫角色,随着身高攀升才改大了小前锋。
当然,像杜兰特这样拥有超过两米的身高、而且运球节奏突出的球员,甚至不用拿现役球员来比较,即便是算上整个联盟的历史球员也是凤毛麟角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杜兰特本身就是跨时代的超级球星。他的个人能力已经无需证明,已经连续十个赛季场均至少25分6.5篮板,连续六个赛季的投篮命中率不低于五成,本赛季42.8%的三分命中率也是刷新了生涯的新高。
他的得分手段非常丰富,技巧也是比较全面的,进攻范围遍布整个进攻半场,从篮下三秒区到三分线外,几乎没有任何进攻盲区。本赛季他的篮下命中率为76.8%,近、中两个距离的两分球投篮命中率都不低于50%,远距离两分球也高达48.1%;真实命中率和投篮效率都是领衔全联盟的64.9%和59.8%。
就像库里引领了新时代的三分潮流一样,杜兰特的存在同样也衍生出了一大批高个子控球手,比如说如今最突出的“字母哥”杨尼斯-安德托孔波,他同样拥有顶尖的控球技术,而且移动速度非常快,身高、臂展、体重和移动速度和杜兰特相比也是不想上下;唯一的劣势,大概就是字母哥的投篮能力和赛场经验不如杜兰特了。
杜兰特运球那么高,为什么不掉?
我个人认为,得分对面防守的情况!
1、对面同样是大个子球员防守。这个时候,杜兰特是有优势的。因为长期的刻苦训练以及先天天赋异禀,异于常人的篮球基因,让杜兰特具备了其他大个子球员所缺乏的速度以及敏捷性,这样运球过人就成了家常便饭、小菜一碟,运球自然不会掉。
2、对面派小个子球员错位防守。这个时候,杜兰特是没有运球优势的。为什么这么说,可以参照 11年小牛队夺冠的情况。当时基德和巴里亚,轮番防守詹姆斯,效果很好。詹姆斯的运球能力应该和杜兰特不相上下。如果小个子防守杜兰特,他是会掉球的。但是这种情况下,杜兰特又有了错位优势,可以选择背身单打或者干拔跳投,减少运球。所以一般不会有错位防守的机会。(那为什么詹姆斯不这样选择呢?我认为他的投篮没有突破更具有杀伤力。)
选择不同结果不同,我是一切可乐,我认为运球还是要看后卫的!
天赋啊!这东西不佩服不行,也不是光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当然努力是必须的。
好比奥尼尔,这么高,这么胖还这么灵活。詹姆斯和蔡恩,体重那么大还能跳这么高。库里那样不可思议的投三分球还能进。都是大BUG一样的存在。
说多一点,NBA里只要算的上是个球星,都有自己的一样天赋。在天赋上多加训练就是每个人的杀手锏。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杜兰特所独有的。毕竟他是一种新的球员模板,不是每一位大个球员都能做到这一点,而杜兰特的控球技术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到2016-2017赛季,杜兰特赛季场均失误为2.2次,考虑到他的战术地位和进攻权重,这个数字完全可以接受。因此说杜兰特运球高也只是相对矮个球员而言,以他2米10的身高,他已是名出色的控球者。
说回杜兰特运球好,不容易掉球,主要有四点原因:
首先,我们不得不吹一波杜兰特的天赋。作为NBA中唯一一名真正具备中锋身高、后卫技术的球员(字母哥运球还差点),一名历史级别的得分手,仅靠努力是无法解释的。目前的杜兰特,完全就是后卫的运球、中锋的步幅,其在比赛中的Crossover幅度之大、频率之快都让人叹服。与他新秀时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语,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顶尖的球感。再加上他身高臂长的优势,很多时候一步跨出就已把防守者甩在身后。我们得承认,天赋这事儿真没什么道理可讲。奥尼尔惰于训练依旧能在内线大杀四方,小托马斯相对常人已足够伟大和努力,却依旧没法获得顶薪,甚至可能继续流浪。设想科比如果只有175的身高,也很难说他会比小托马斯做得好多少。杜兰特中锋身高、后卫球技,也是同理,就像恩比德16岁才接触篮球,如今却在NBA风生水起。天赋,是在联盟里成长为超级巨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其次,杜兰特运球好,不易掉球,也是他苦练基本功的结果。对于NBA球员来说,控球技术是必须练习的基本功,尤其对于后卫球员而言。甚至麦基、唐斯等中锋都有堪比CBA后卫的控球技术。这一点上,更多是苦练基本功的结果。杜兰特控球水平的提升,正得益于此。
再次,就是科学的训练,没有盲目增肌增重。NBA目前已建立了系统科学的训练模式,不同的训练造就不同的身体素质,进而对球员打法产生影响。杜兰特在进入联盟后身高不断增长到2米10,却一直坚持外线打法,没有盲目增重增肌,而是选择在加强对抗训练的同时注意训练身体的敏捷与协调性,这对他运控技术的进步有很大帮助。以科比为例,科比职业生涯主要有两次明显增肌,在第二次增肌后他发现自己的速度、敏捷与协调性受到了影响,于是在随后的一个赛季又把体重减了回去。因此杜兰特对自己定位准确,没有盲目增重增肌,这对他保持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球感是有帮助的,自然不易丢球。
最后,还要提一下杜兰特的两点习惯:一点是杜兰特在运球突破时会压低重心,避免丢球。当然这是常规操作,重要的是第二点,杜兰特在突破尤其是做Crossover时常有一个特点,就是习惯将运球手下探到篮球下方,从某种意义上严格来说,这是有翻腕嫌疑的。(或者是他手太大的缘故?)即便是勇士队主教练科尔也曾直言联盟中现在“很流行翻腕,这是从科比开始盛行的,杜兰特和哈登则是现在联盟中用得最好的”(一句话黑三名球星,科尔就是这么任性)。在此我们且不争论杜兰特运球是否违例,单看效果他的确通过此举获得了更快的变相速度与更大的变相幅度。
额外再谈一点杜兰特之外的因素。目前杜兰特很少被人断球,也是受益于勇士全队的加成。毕竟当你身边站着库里、汤神这两大历史级别射手,对方在战术上很难对你进行坚决地包夹,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杜兰特面临的防守压力。
综上,杜兰特运球很少丢球,源自于他的天赋、勤奋、科学的训练理念以及独特的打球习惯。但凡缺少一项,杜兰特都不会似现在这般优秀。
发现酸杜兰特的基本都是詹姆斯球迷,不信你们可以看看他们之前的评论
我觉得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客观上讲,杜兰特拥有2.25米的超长臂展,同时拥有一双大手,这为他的高运球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其次,KD面对大多数球员基本上都可形成错位,比他高的速度没他快,比他矮的身高没他高。在面对不同类型球员是,采用不同的策略也使他很少掉球。
主观上讲,杜兰特刚进联盟时他的运球并不算好,但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才成就了今天的KD。而且,多年的打球经验也使他有懂得如何去护球。
所以我觉得一个球员的成功离不开其天赋和努力。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