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赛流程表怎么写
比赛流程:
1、 XX队、XX队、XX队以抽签的形式分2组进行单循环比赛(比如:蠢空A1 VS A2,A1取胜后,由A2 VS A3,A2或A3取胜后,再由A3 VS A1)。抽签代表由各队自行选定,第一场负方对阵下一队;按胜一场得两分,负一场得一分的方式进行积分,以积分多少排出名次。若积分相同,则进球总得分多者为胜;每个小组有两个晋级名额。
2、两组再进行交差比赛,(如A组第1名VS B组第2名,A组第2名VS B组第1名,)再选空并出两个胜方争夺第一、二名!负方争夺第三、四名!
3、比赛每队必须出任5人参加,其它5人做后补人员,各队自行安排。比赛时长:四小节12分钟制,共48分钟。每节休息5分钟
比赛规则:
(1)时间:本次比赛采用男子4×12分钟的比赛模式,第一和第二节、第三和第四节中间的休息时间为2分钟,半场的休息时间为5分钟。
(2)计时:罚球、换人、场外暂停停表,在第四节最后1分钟停表。其他均不停表。(裁判斗档迹要求停表的情况除外)
(3)球权:本次比赛仅第一节跳球。在比赛过程中是采取球权轮替制。
(4)加时赛:4节比赛结束后若仍未分胜负,进入一次或多次的五分钟延长赛,接续第四节进攻的篮框,中间有两分钟休息时间。
(5)暂停:每队一、二节时总共可以请求两次暂停;三、四节时总共可以请求两次暂停。
(6)犯规:球员犯规满5次必须离场,该队换上一名替补球员上场。全队每节满4次犯规进入加罚状态。
比赛纪律:
1、比赛中不得有非正规动作出现,比赛遵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
2、运动员必须在比赛开始前20分钟签到。如有一方队伍在比赛时间到后迟到15分钟将以弃权论处。
3、裁判必须在比赛开始前30分钟前签到。
4、在比赛中严格遵守比赛规程,尊重裁判,服从裁判判决,尊重对手。
如有特殊原因比赛将进行时间调整,会另行通知。
校园篮球比赛开幕式流程
1、各班级篮球队(男队、女队)按照先后位置逆时针进场,列好队形,进场奏进行曲。
2、待领导、贵宾、比赛组织成员主席台就坐后,主持人宣布200X年XX学校第X届XX杯篮球赛开幕型旁丛式现在开始,请XX领导致开幕辞;请XX贵宾致开幕辞......
4、主持人启穗请运动员代表宣誓(运动员代表宣誓)
5、主持人请裁判员代表宣誓(裁判员代表宣誓)
6、最后请校长或者贵宾席就坐的最高领导人卜樱宣布“XX杯篮球赛现在开幕”(大家热烈鼓掌、白天可放彩纸筒装礼花、晚上可燃放礼花,关键是要有录象机镜头对着领导照或者闪光灯狂闪)
7、(进行曲响起),各队依次序退场。
篮球怎样开球
裁判、双方各一名队员站在中场的圆圈内,两名分别站在圈内中线与自己球队所进攻的败拍方向另一侧(面朝所供进攻的球型塌篮),裁判身体垂直中线站在两个球员中间,裁判将篮球抛起,双方球员跳起争球作为球赛的开球。
全场进攻篮板这边是自家球员站中间,防守篮板是自己球员站外边。
篮球规则里,除了开场跳球之外,比赛过程不再出现争球而是采用球权转换,也就是俗称的交换球权。通俗来讲交换球权就是交换发球的权利。
转换球权的顺序看每节的开球方,如本节甲方开球,那么本节内第一次争球时球权归乙方,第二次甲方,然察租羡后依次类推。
扩展资料:
在常规时间48分钟内,在第一节一开始在篮球场中圈跳球,得到球权的队伍,将自动获得第四节开始底线发球权,对方则获得第二三节底线发球权。
如果有加时赛,则重新在中圈跳球争球。
中场跳球得手后,比起底线发球,有更大机会发动一次快传前场突袭。先发制人的士气就不提了。所以开场的争球是必争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篮球规则
简述篮球比赛开始前的程序
过去曾在杂志介绍过准备运动(warm up)内涵,也在篮球教练讲习会上,对这个问题与内容做一小时介绍;只是,有些球友还有所疑问,也有篮球教练来信讨论。为此,以下就对为什么要做准备运动?准备运动内涵应该包括那些?准备运动为什么要先慢跑?慢跑要跑多久时间(多少距离)?准备运动的关节操要从那里开始操作?准备运动的伸展操又该怎么操作?篮球队训练的准备运动怎样操作?比赛前的准备运动又该如何操作?一天当中参与二场球赛,该如何操作准备运动等介绍。
『为什么要做准备运动?』
理论上是说,准备运动可以让人体的生理、心理都做了运动前万全的准备;因为准备运动有以下几项作用:
一、经过准备运动后,身体各部份肌肉、呼吸循环系统受刺激而活动力增加,肌肉本身产生化学作用,使其温度升高,减少肌粘性,扩大、增长肌纤维收缩范围,减少肌肉拉伤、抽筋、肌腱炎发生。
二、经过准备运动后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养份(氧、肝糖)之供应,对体能有所帮助。
三、经过准备运动后可以促进大脑中枢神经兴奋,使运动神经系统之传导机能加快,以适应激烈运动状况,提早对运动的心理准备,降低紧张心理,因为过度紧张也是发生运动伤害原因。
四、经过准备运动后可改善身体柔软度,如关节活动角度,可防止韧带、关节、肌腱扭伤仔山、脱臼,并有助于技术潜能发挥。
『准备运动内容应包括那些?』
那么准备运动内容该包括那些呢?我在篮球教练讲习会里,是建议各球队操作的准备运动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慢跑、关节操与伸展操等三项,而且也是以此顺序进行;以下内容提出给大家参考。
一、慢跑(Jogging)—以球员自行运球慢跑为主,可以的话建议采用非习惯手运球慢跑,因为这样可以顺便练习运球;有文献建议选手级慢跑距离约1000m至1500m,此部差旦分假如是一般民众,我是建议至少慢跑200m以上,体力比较好、或者较年轻的球友则以400m至800m为宜。
二、关节操(Joints)—首先以远离心脏部位的骨骼、关节先做,也就是手指头与脚踝关节、手腕关节、膝关节等先行操作;选手级别建议每个关节以六到八节、每节八拍较适当;一般民众则建议以每个关节操作四节、每节八拍为宜。
三、伸展操(Stretching)—静态伸展,每个伸展动作以15秒时间为宜,而且也是以远离心脏部位先行操作;伸展时以不会感觉到痛、感觉到会酸为宜;此部分伸展操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球员自己操作,另一是和队友两人相互操作,或者也可以委托训练员或防护员协念庆中助来操作伸展。
『准备运动的慢跑问题』
我在篮球教练讲习会上,对一些老师、教练或学员等开玩笑问说:准备运动为什么要先慢跑?是因为爽才要慢跑,不爽就不要慢跑吗?可为什么准备运动一定要先从事慢跑,然后依序关节操再伸展操?假如前头的介绍你已仔细阅读,当可了解,准备运动要先行慢跑,为的只是先让身体「热开来」,然后再去操作其它项目;否则,关节、肌肉与韧带等,都在低温、静候状态,直接要操作关节操或伸展操就不是很理想了。
例如,我看过有很多篮球选手的准备运动,一来就做伸展操;从实务讨论,没有经过慢跑、关节操的热身活动,直接操作伸展操,这样可以做到让关节、肌肉与韧带完全伸展吗?不可能对不?所以,那些从事准备运动顺序不当的人,应该需要做个修改。另外一个我开大家玩笑的问题是:准备运动的慢跑要跑多久时间(多少距离)?同样的,我笑说:是跑到爽才开始做关节操吗?当然不是。
世大运女篮训练员、也是中国文化大学体育系,专业运动伤害防护的张又文老师是建议,准备运动前慢跑要实施到稍微流汗才做关节操;从实际上讨论,夏天天气热,有人单就不运动即汗流浃背。所以,才有文献建议是慢跑1000m至1500m为宜;这500m差距关键在,天冷时候,需要多跑一些距离,期望让身体热开来,天热,则可以少跑一些距离。那么,一般民众呢?没有受过训练的民众,你要他们跑1000m,可能,半数以上都挂掉了;所以,调整与修正,一般民众以200m以上,体力比较好、或者较年轻的球友则以400m至800m为宜。
『关节操与伸展操问题』
准备运动关节操要从那里开始操作?从运动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讨论,人体的血液从心脏以唧筒作用压挤后经动脉流通,首先经过当然是靠近心脏部位的组织器官,依次才将血液、养份输送到各组织器官;所以,手指头与脚指头等器官,想当然是血液、养份最后输送部位。由此你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在冬天时后会「脚尾、手尾冷冰冰」,道理在此;因此,准备运动的关节操,最好也是由远离心脏部位操作,这是居于促进它们(手、脚)及早热开来的因素。伸展操也是由远离心脏部位开始操作,所以,也是由手指头、手臂等依次展开。
准备运动里有项叫伸展运动(Stretching),它俗称拉筋,可视为准备运动及整理活动的一部份,但在实务操作程序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需让身体活动开来再操作,而且宜采取先行慢跑、从事关节操热身,让身体适应了再做伸展操,否则尚未活动开来的肌肉突然被拉长时,容易拉伤。
二、伸展操它虽然可以增加、改善柔软度,但也需从简易动作,逐渐到困难动作;否则肌肉、肌腱也容易拉伤、扭伤。
三、操作伸展操时,不同肌肉群要交替伸展,也要顾及全面性肌肉、关节伸展,千万不可同一条肌肉接连不断伸展。
四、需视天气、温度实施,天冷时要多做,天热则可稍减;像我看过美国大学篮球队或者韩国国家篮球队的准备运动里的伸展操,都超过20分钟以上。
伸展操大概分类为三,其中包括有静态伸展(static)、弹震式伸展(ballistic)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诱导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伸展等;其实它们都是可以有效增进柔软度的运动,但是,其中以静态伸展最为安全,因为它具有一、比较不会伤害到肌肉纤维或其它结缔组织。二、比较不会造成肌肉酸痛。三、消耗能量较少。四、效果较好等优点。以一般民众水准讨论,假如没有接受经常性训练,建议不要从事后二者的伸展操。
『篮球队的准备运动』
篮球队训练的准备运动怎样操作?依理论与实际讨论,我在篮球教练讲习会上是建议,先以非习惯手运球做慢跑的热身,尤其重点是运球的频率要配合跑步的步频,因为这其实也可以是一种节奏训练;这慢跑运球的热身运动里,我都会顺便要求运球过程不要看球。而且就看过的文献是建议,这时候的慢跑运球也可以放一些热门、轻松、节奏轻快的音乐,让球员配合节奏做些运球练习;也有教练建议,在慢跑过程指示球员边跑、边模拟当日的训练重点,做个练习三步骤(预习、练习、复习)的预习。
接着当然是围个圆圈做关节操;多数教练都会藉由队长处于圆圈中心带操、包括喊口令,教练就巡视各个球员训练前状况,例如脸色有没有苍白、脸色有没有不正常等。再来就是伸展操;基本上从远离心脏部位、简单的,再从事困难的、两人的伸展操。有很多教练都会和助理教练、训练员或球队管理等人,在从事伸展操时候,去对那些柔软性比较差的选手,做一些协助性、或者说监督性的伸展;一则,期望改善这些柔软性比较差的选手水准,二则,也趁机和选手做些互动、关心选手状况等。
最后我们建议是步法练习,这步法依序轻松慢跑、6成速度跑步、全速快跑急停后再快跑、6成速度跑步单(双)脚急停、6成速度跑步双脚急停转身、跨步走、碎步跑、抬腿走、抬腿跑、脚踢屁股跑、交叉步(jab steps)、大交叉步(要做一个要球目标:hand target)、曲折步、左右上篮步、快跑转身倒退跑、滑步、阻绝(deny)前进步与后退步(shuffle)、帮忙还原(help and recover)趋前(close out)对球施压(pressure the ball)、三种步法(triple threat)、快跑扑地、倒退慢跑坐蹲跌倒等等。
这些步法的练习,以球队16位选手讨论,建议编成四路纵队,每到罚球线、中线、罚球线、底线等四个位置就做一遍,每一种步法都是以篮球场来回一次计算;前面的选手通过中线时,下一位选手才开始跟随操作;假如有左右脚分别练习,那么,去的那一趟就以左脚为主,返回就以右脚为主。有些时候,我会让选手在整个过程都需要同时运球操作。
『比赛过程的准备运动』
比赛前的准备运动该如何操作?这是有位国小篮球教练的问题;我们从「教育概论」的教材教法讨论,篮球比赛总离不开运球、传球、投篮与防守等等,因此,比赛前的准备运动当然就需要把这些「副活动」引导进入,以期选手能在「主活动」发挥。所以,从这个理论出发来思考,前置作业的慢跑(可采用运球)、关节操、伸展操以及步法那是必须要的内容;以国小球员来说,像我带队打93年全国赛那届来说,步法做完,比赛场地多数还没办法使用,所以,我都规划让球员做原地各式传接球练习,尤其是双手胸前传球比例更重,因为它和双手投篮几乎相同,如此就可以协助做好投篮练习。然后在场地允许操作后,分别如下:
一、运球上篮与防守:让所有球员在半场里头的左右两侧,做各式运球过人上篮的练习;中间场地则做徒手滑步的练习。
二、三角传球上篮:采用二到三个球,并且以双手胸前传球为主。
三、五点投篮:分别在3分线圈顶、两边45度与两边底线等。
四、分项进攻:1号控球后卫做运球、分球的练习;2号得分后卫与3号小前锋,做两边45度3分线外的攻击加强,包括接球投篮、运球一步投篮等;4号大前锋与5号中锋,在低位(low post)背框攻击、高位(high post)掩护后切走的攻击,以及高位掩护后切出(pick and split)的投篮。
五、罚球:每人罚两球,球进鼓掌二次,罚球不进鼓掌一次。
以上时间分配,端视允许进场练习,到正式比赛时间还有多少而定;例如距离比赛有20分钟才允许进场,用时间管理讨论,每一单项内容比重应该相等来说,每一项目规划4分钟执行。从以上建议的赛前准备运动内容来看,也许你会问:这些操作完毕选手会不会体力不支?从我这个角度看,假如从事这样的准备运动内涵,选手就已经把体力「用尽」;那么,这个教练的过往训练处方应该非常有问题。
此处另一个问题是,一天当中假如参与二场球赛,该如何操作准备运动?在这里我比较倾向先从「休息与恢复」角度思考;因为以运动训练法讨论休息与恢复时,你要先考虑选手的休息时间够不够,这是首要思考。假如大会安排只允许三个小时的休息,我会在比赛完花10分钟操作整理活动(clean down),另外以3至5分钟做口头、沙盘推演的检讨,然后让选手静坐休息。接着在下一场的比赛前40分钟,我会花5分钟讲解、介绍下一场球该怎么进攻与防守,以及团队、个人需注意事项;然后请选手在20分钟以内做完慢跑、关节操、伸展操与步法、原地传接球等,剩下15分钟用来到场上操作运球与上篮的适应、防守动作练习、传接球上篮、三点投篮、罚球等内容。
『其它相关疑问』
问题:有些球队作了简单的热身约20分钟,有些却长达一小时,有些连跑步都没有,有些却练习了好多基本动作。
我的观点(非答案):当篮球教练「不认为」准备运动的重要性时候,你给他一个小时都会让他「如坐针毡」;当一位篮球教练把比赛前的准备运动,当做平时训练一般看待,他是用长远角度思考选手的前瞻性,如此,你给他一个小时恐怕都「不敷使用」,因为,比赛也是训练的一部分。
问题:我们曾经因为路途遥远,热身不足而在一早的比赛中意外失败,却也曾经因热身过头而在比赛中无力(我可以确定平常的体能很好)。
我的观点(非答案):应该非热身不足所致;你想想:我们大人假如坐在车上一、二个小时下车后都会腰酸背痛,何况是小孩子?尤其你是让小孩子坐车、经过遥远路途之后再进场,小孩子怎么能够适应呢?1992年巴塞隆纳奥运棒球赛地点,需要中华台北棒球队从住宿的地方搭车40分钟以后再进入场地热身、比赛;所以,在左营集训时候的中华台北队李来发总教练,每天要练球前,总是先请选手搭车去绕左营街头,然后再进场练习。记得:那是运动生理学里头讲的「适应」问题;就像墨西哥奥运前,很多国家纷纷到「高地」去适应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