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篮球运动
篮球运动是在特定规则的限制下,将球投入对方球篮得分,并阻止对方获球或得分的一项集体性运动项目,是当前世界上开展的非常普及的运动之一。
一、特点与作用
篮球运动是围绕着悬挂在空中的球篮,而展开的空间与地面的争夺,不仅具有对抗性、拼斗旦燃性、集体性;而且还富有健身性、娱乐性、艺术性、趣味性、观赏性。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对抗性运动项目,持续时间可长可短,但需要参与者快速奔跑、突然与连续起跳、敏捷反应与力量抗衡。经常从事篮球运动,能促进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篮球运动较其他球类项目技术繁多,战术形式多样,队员的技巧性也很强,而且反映出个体作战与协同配合特点,作为一项集体性很强的运动项目,篮球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一定蔽仔的技战术能力,以及在比赛中表现出的智慧、胆略、意志、活力与创造力,更为重要的事,运动员必须具备勇敢顽强的斗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篮球运动可以促使参与者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团队精神。
篮球运动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在篮球比赛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娴熟的运球、巧妙的传球、准确的投篮、机智的抢断、精彩的扣篮和出奇的封盖,再加上攻守交错、对抗变换,从而使比赛双方斗智斗勇,球场形势变化富有戏剧性,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都能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愉悦。
篮球运动简单易行,趣味性很强,可以因人、因地、因时、因需而异。通过变换各种活动方式,篮球运动更加方便与吸引人们的参与,以达到活跃身心、健身强体的目的,进而提高社会的文明氛围,充实人们业余文化娱乐生活。另外,篮球运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通过比赛的相互往来,还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大学生通过参与篮球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使个性、自信心、审美情趣、意志力、进取心、自我约束等能力都有很好的发展,也有利于模并虚培养团结合作、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道德品质。
关于篮球运动的概述或简介
据文字记载,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当时,他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由于当地盛产桃子,这里的儿童又非常喜欢做用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戏。这使他从中得到启发,并博采足球、曲棍球等其它球类项目的特点,创编了篮球游戏。
最初篮球游戏比较简单,场地大小和参加游戏的人数没有限制。比赛队员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站在球场耐银的两端,在裁判员向球场中央抛球后,双方队员立即冲进场内抢球,并力争将球投进对方的篮筐。因为桃筐是有底的,球投中以后就留在篮子里,人必须登上专设的梯子才能将球从篮筐里取出。
随着场地设施的不断改进,篮筐取消了筐底,并改用铁圈代替桃篮,用木板制成篮板代替铁丝挡网,场地增设了中线、中圈和罚球线,比赛改由中场跳球开始。与此同时,场上比赛队员也通常改为每队5人,开始有后卫、守卫、中锋、前锋、留守等位置之分。此外,奈史密斯制订了一个不太完善的竞赛规则,共13个条款,其中规定不允许带球跑、抱人、推人、绊人、打人等。这大大提高了篮球游戏的趣味性,并且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参加这一游戏,从而使篮球运动很快普及到了全美国。
1892年,篮球运动首先从美国传入墨西哥,并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开展。这样,墨西哥成为除美国外,第一个开展篮球运动的国家。此后,这项运动先后传入法国、英国、中国、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黎巴嫩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开展、普及和发展。
1896年,美国人鲍勃盖利将篮球传入中国,首先在天津、北京等城市青年会中开展起来。在1910年旧中国首届全国运动会上,篮球首次被列为表演项目。1913年,篮球被列为我国国内正式比赛项目。篮球自1951年起一直是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32年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成立,男子篮球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46年,美国出现职业篮球联赛,并发展为目前的NBA。
女子篮球运动到20世纪初才开展起来。1976年,女子篮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篮球比赛的标准场地长26米、宽14米,四条界线外至少2米处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如在室内则天花板的高度应至少为7米。球场分中线、前场和后场,中线上的中圈和前、后场罚球区罚球线上的两个半圆半径均为1米80。篮圈下面的矩形为限制区,通常称禁区。前、后场内的拱形弧线外的地区称3分投篮区,在拱形弧线外投篮命中得3分。
篮球比赛中的规则较多,且相当复杂,共有93条。现将人们不太熟悉的某些规则简介如下:
1.3秒钟规则:某队控制球时,同队队员在对方禁区内停留不得超过3秒钟。在比赛过程中或控球后在界外掷界外球的情况下,只要同方队员在对方禁区内停留超过3秒钟,裁判员会立即鸣哨,判罚3秒违例。
2.5秒钟规则:当一个持球队员被严密防守,在5秒钟内没有传球、投球、滚球或运球时,也将宣判违例。过去5秒违例判争球,现在则由对方队员就近掷界外球。
3.10秒钟规则:一个队从后场控制球开始,必须在10秒钟内将球推进到前场,否则判10秒钟违例,由对方掷界外球。
4.30秒钟规则:一个队在场上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钟内出手投篮,否则判30秒违例。过去如在30秒钟内球被对方击出界外后将重新计算30秒,现在则从边线掷界外球后不再重新计算30秒,而是在30秒钟中的剩余时间内必须出手投篮,否则仍被判为30秒违例,判由对方掷界外球。
5.全队7次犯规规则和一加一罚球规则:比赛每半时,一个队的队员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次数累计已达7次,此后这个队的任何一个队员再发生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均将执行一加一罚球规则,判给被侵犯的对方队员稿迹罚球一次,如罚球成功,由这个队员再追加罚球一次;如第一次罚球不中,比赛应继续进行,不再给予追加罚球的机会。如罚球者罚出昌敬宴的球未触及篮圈,则判为违例,由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篮球主要名词术语简释:
(1)扣篮:运动员用单手或双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将球扣进篮圈。
(2)补篮:投篮不中时,运动员跳起在空中将球补进篮内。
(3)卡位:进攻人运用脚步动作把防守者挡在自己身后,这种步法叫卡位。
(4)领接球:顺传球飞行方向移动,顺势接球。
(5)错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进攻人身侧,阻挠他接球叫错位防守。
(6)要位:进攻人用身体把防守人挡在身后,占据有利的接球位置。
(7)突破:运球超越防守人。
(8)空切:进攻人空手向篮跑动。
(9)一传:获球者由守转攻的第1次传球。
(10)盖帽:进攻人投篮出手时,防守人设法在空中将球打掉的动作。
(11)补位:当1个防守人失掉正确防守位置时,另一防守人及时补占其正确防守位置。
(12)协防:协助同伴防守。
(13)紧逼防守:贴近进攻人,不断运用攻击性防守动作,威胁对方持球的安全或不让对方接球。
(14)斜插:从边线向球篮或者向球场中间斜线快跑。
(15)时间差:在投篮时,为躲避对方防守的封盖,利用空中停留改变投篮出手时间。
简述篮球运动的概念
篮球运动是以投篮、上篮和扣篮为中心的对抗性体育运动,是全世界无数人热爱的运动,篮球运动充满活力,不仅能提高参与者的身体素质、锻炼意志,还能培养团队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意识。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
篮球运动有以下的价值:
1提高生命活力:篮球活动涵盖了跑、跳、投等多种身体运动形式,且运动强度较大,
因此,它能全面、有效、综合地促进身体素质和人体机能的全面发展,保持和提高人的生命活力,为人的一切活动打下坚实的身体(物质)基础,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
2促进个性发展:通过练习和比赛的过程,能使参与者的个性、自信心、情绪控制、意志力、进取心、团队凝聚力、自我控制与约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以及培养团结拼搏、努力协作、裂旅橡文明自律、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等良好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篮球职业队伍参加奥运会,推动了世界篮球运动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达到技艺化的新阶段。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篮球赛中美国国梦之队的绝妙表现,展示着篮球运动整体内容结构和优秀运动队伍综合智能、技能、能力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今后的发展新趋势为高、快、全、准镇档、变,这将更富有新意,相互间能融为一体。从而使人感受到篮球竞赛的球场越来越小;竞赛的时间越来越短;篮架越来越低;篮圈越来越大;球场变化越来越快;攻守队员身体接触越来越密切;比分越来越高;女子与男子的对抗形式越来肆旁越接近的新趋势。
篮球运动的概述
篮球运动的概述具体如下:
篮球是一项以篮球为竞赛工具,在特定条件下,比赛双方各出5名队员,参加比赛的个人和集体以一定的体能为基础,以掌握特定的专门技术和战术方法为手段,在比赛中争夺球权,力争在攻守交替和对抗中获得球和展开投篮得分,并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集体运动项目。
篮球运动突出地表现在速度快、对抗性强、准确性高,注重速度与高度的统一。
篮球运动的赛制:
比赛应由4节组成,每节10min,在第一节和第二节之间、第三节和第四节之间以及每一决胜期之凯段茄前应有2min的休息时间。半场时间的休息应为15min。
如果在第四节比赛时间终了时比分相等燃洞,为打破平局,需要一个5min的决胜期,或多个这样的5min来继续比赛。在所有的决胜期中,球队应盯察朝向第4节中相同的球篮继续比赛。
篮球运动的违例:
违反规则的行为而未构成犯规统称违例。宣判违例后球成死球。其罚则除干扰球和罚球时的违例外,都判违例队失去球,裁判员将球直接递交或将球放在可处理处,由对方在违例地点最近的边线外掷界外球。